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特色小鎮推廣名錄 > 貴州
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郎岱鎮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郎岱鎮,位于六盤水市東部,距特區政府駐地32公里,六盤水市政府駐地92公里,黃果樹瀑布30公里??偯娣e98.42平方公里,總人口4萬余人,有耕地面積24315畝,2010年GDP達4億多元。 郎岱因牂牁江的狼山(即老王山)和城中的岱山而得名。郎岱古鎮,周至春秋戰國屬牂牁國,秦至西漢屬夜郎國,唐朝前期郎岱為盧鹿部,宋慶歷元年起屬羅氏鬼國,元時郎岱屬達魯花赤,明清時為郎岱廳,民國時改為郎岱縣。1950年郎岱解放后為郎岱縣城,1960年郎岱縣改為六枝市后,縣政府遷到平寨,1992年建并撤后設郎岱鎮。 牂牁文明、夜郎文化源遠流長。據查,郎岱境內就先后產生了7名進士、43個舉人。明清古廟宇多達16座,現居住的少數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等,且在婚嫁、祭祀、勞動、飲食、居住、服飾、頭飾等方面都有其獨有的夜郎文化特色。
郎岱鎮交通便利,六枝至晴隆、貴陽至六盤水兩條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礦產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旅游開發潛力極大。 郎岱區位優勢突出,一直是周邊鄉鎮的商貿服務文化中心。是貴州省重點小城鎮、歷史文化名鎮、萬畝商品蔬菜基地和六盤水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特色養殖示范基地。是大連市政府對口幫扶六盤水市建設的中國涼都原生態農產品科技扶貧加工示范園區。
風景名勝
東山紫氣一曰:東山紫氣,在城東二里。山不高而秀,與他山不相連,其上古木參天,藤蘿繚繞,蒼翠欲滴。昔時,山麓有坊,上書“紫氣東來”四字,半山有清泉,泉上有亭。曲徑環山而上;至頂, 為一平地,中建古剎,俗稱東岳廟。剎前絕閣凌宵,登閣臨風,可謂心曠神怡。
南岳飛仙二曰:南岳飛仙。在城南八衛。兩峰入云, 古木環繞,山巔有石如兩人并肩而立,身首四肢畢肖,名目靈巖,又曰雙仙。山之半建有古剎,與靈巖高低相望,取名雙仙寺。
西陵晚渡三曰:西陵晚渡。在城西四十五里之茅口河上,此處水流湍急,非舟楫不能過。清乾隆初云貴總督鄂爾泰改驛道設官渡于此,名西林渡,渡去峽口十余丈,峭壁千尺。銀波蕩漾。朝晨則云煙繚繞,不識蒼巖面目;墓則夕陽倒影,赤壁橫江。一日之間,朝暮小同,堪稱奇觀。
北驛文峰四曰:北驛文峰。在城東北約二里。山圓如釜,峰尖如筆,四季蒼翠,獨插云天。夏秋之季,時有年輕之輩登峰賞玩。
鐵鎖雄關五曰:鐵鎖雄關。在城西約十五里,俗稱打鐵關,兩峰夾峙,如鐵鑄成;下臨茅口河,古道曲折而下,越下越陡:仰視穹巖峭壁,勢極危峻;下視壑中,青樹蒙蒙,如翠濤沉霧,深深在下。上下數十里,皆險要之地,古代為滇黔軍事要沖。同治十二年(1874) 郎岱司馬喻懷信書“巖疆鎖鑰”四字刻于半巖石壁上,至今依稀可見。
月朗平橋六曰:月朗平橋。在城北約二十五里,平橋數洞,橫跨波心,明月當空。波光萬點,故而得名。
云盤古樹七曰:云盤古樹。在城西約五里,五峰巍峨,極其險峻;春秋季節,煙雨去來,時隱時現,故以名之。
隴箐連云八曰:隴箐連云。在城西里許,又名西山。其山不高,形如睡獅,為當年郎岱土司隴大官人的駐地,故俗稱隴官箐。昔時千年古樹,遍山皆是,遮天蔽日,四季森森然。郎岱古城風貌和空間格局基本完整,古鎮中廟宇16座,先保存完好的尚有觀音閣、財神廟、龍宮祠等。古城中的木城址碑、古城墻、民居、兵役局、觀音閣、江西會館及文筆塔等具有較高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其雙坡重檐,二架招梁,縷空柱礎,木石精雕為全省少見,高低起伏的重檐封火墻,雙坡青瓦屋面,青磚粉墻及漸進的小天井和后花園更使古城引人入勝。
文化傳說
郎岱古城歷經二百七十五年的郎岱古城,先得名于老王山(古稱郎山)與城內岱山,古稱郎岱。始建于明朝初年,于雍正六年建縣,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面有老里地坡,南有福堂坡、獅子坡、馬鞍山、打鐵關等諸峰,地勢險要,尤其是打鐵關,不僅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而且還是滇黔古驛道的必經之地,相傳古夜郎國王曾多次在這里巡查、督戰,平西王吳三桂三上云南也是從這里經過,故有兵家必爭之說。
夜郎傳說關于夜郎都邑在郎岱之說,不僅有史料佐證,而且有跡象可供分析?!妒酚洝份d“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廣百步,足以行船……”彝文《水經注》說:“夜郎是故夜郎侯國,唐蒙開以是……。”經查:屬牂牁江流域水系的只有月亮河、磨盤河。牂牁寨又臨郎岱古鎮10公里,位于古鎮南面。故有郎岱是夜郎國都之說。另外,打鐵關至毛口鄉境內的半坡塘一帶約有4公里的古驛道,據專家對現場一塊古碑考證分析,為唐蒙所修無疑。半坡塘以下,卵石隨處可見、可撿,也可證明牂牁江水位曾至于此,加上郎岱四面高山峻嶺,中間地勢寬廣、平坦,適宜建都。郎岱古城“木城”和現在的祭王寨、大補王、小補王、月亮洞王子墳、點兵臺、養馬場、教場壩等名稱,不能說與夜郎無關。至于夜郎之名,據《安順府志》載:“夜郎之名,源于郎山(即今老王山),夜山。”“郎岱即古之郎山,夜山所由得名于此;夜山在普安廳興義府界,為二盤之分山也”。又《郎岱木城碑記·郎山說》說:“蠻夷巨大,住郎境內……夜郎之興廢,或稱王,或置郡改縣,累經沿革,郎岱之名如故。”
Copyright 2017特色小鎮發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7030789號-1
聯系電話:010-88519292????010-88519292????18600288158可加微信 京ICP備1703078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