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特色小鎮推廣名錄 > 陜西
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
青木川位于寧強縣西北角,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處,鎮西連四川省青川縣,北鄰甘肅省武都縣、康縣,枕隴襟蜀, 素有“一腳踏三省”之譽,是陜西省最西的一個鄉鎮,距縣城136公里,西去227公里即是九寨溝。
古鎮歷史悠久,曾是羌漢雜居地區,明朝時始稱草場壩,后建回龍寺,遂改稱回龍場。解放初期稱青木川(因川道樹木挺拔高大,蔗天蔽日,改稱青木川)。清同治年間稱永寧里,民國時稱鳳凰鄉,解放初分為青木川和上壩兩鄉。五七年調整行政區劃,將上壩鄉撤并,1996年撤區并鄉建鎮.,又將玉泉壩鄉并入,便形成了現在的下轄9個村48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08平方公里,總人口7536人的青木川鎮。,
青木川地處三省交界,曾是入川的要道之一,秦蜀之咽喉,兵家必爭之地,商賈云集之邊貿重鎮,早在三國時期,鄧艾攻蜀時部隊曾入境南下,明末崇禎十年(1637年)闖王李自成義軍由青木川過境入川占領青川縣,清太平天國蘭大順義軍與官軍曾在境內秦家埡鏖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軍第1師、第64師曾駐扎青木川,企圖入四川、甘肅阻擋北上抗日的工農紅軍。1949年10月胡宗南騎兵第二旅旅長呂繼化率殘部在青木川駐扎9天,企圖利用自然地形負隅頑抗,在解放大軍強大攻勢下,潰逃入川。1950年人民解放軍19軍171團一個營駐軍青木川,執行剿匪、保衛新政權任務。
青木川人口不斷繁衍,歷經百年滄桑,現留有大量保存完好、風格迥異的古街、古祠、古棧道、古建筑群等歷史古跡。
古建筑:我鎮古建筑主要以回龍場街為主。該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間,后街下半部遭水沖壞,自清咸豐以來陸續修建,民國年間青木川一一魏姓人也進行了維修,并建有3處魏氏住宅。街道建筑自下而上蜿蜒沿伸866米,金溪河繞著古鎮轉了個彎,古街被河拉成了弧形。形似一條臥龍,現留有古樸獨特,雕梁畫棟,風格典雅,古建筑房屋260間,是不可再造的歷史文化遺產。古街上近百戶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四合院,二進二出的兩層結構,建筑風格有明清時期的旱船式,也有西方教堂式。
古祠 我鎮現存有明清時期瞿氏、魏氏、趙氏、屠氏祠堂,并有立碑刻字,保存度達70%。
古棧道 距古街5公里處,有長達6數公里的明清時留下的通往甘肅的商運古棧道,該道路順河而上,順崖鑿路,路勢十分險峻。沿途文人墨客題字留言,具有較強的考研價值。
Copyright 2017特色小鎮發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7030789號-1
聯系電話:010-88519292????010-88519292????18600288158可加微信 京ICP備1703078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