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特色小鎮推廣名錄 > 江蘇
鹽城市東臺市安豐鎮
安豐,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初名東淘。宋時范仲淹修成捍海堰后親自為東淘更名為安豐,寓民安物豐之愿。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讓歷史感浸潤在安豐古鎮的每一個角落。歷史上,安豐一直是首屈一指的古鹽場。明初時,安豐鹽場就已經擁有灶戶19000多戶,灶丁近50000人,已相當今日安豐鎮人口之規模,成為南北漕運樞紐、安鹽集散地。
近幾年來,安豐人傳承歷史,彰顯特色,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繼獲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后,創成全國重點鎮、全國美麗宜居小鎮、中國特色小鎮、國家衛生鎮和生態鎮。通過保護修繕安豐古街,鹽韻文化在這里也得到充分弘揚,被命名為江蘇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入選江蘇省十大旅游新景觀,創成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16年,鹽韻文化特色小鎮安豐,年接待游客逾40萬人次。
發繡是東臺特有的民間傳統工藝品種之一,最早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間,是以頭發絲為原料,結合繪畫與刺繡制作的藝術品。在歷史上,發繡多為國家收藏珍品或外交禮品,她以無法比擬的象征性,藝術性以及收藏價值已經并將讓更多國內外有識之士為之駐足。而今,發繡作為安豐特色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當地人更是有不少百姓都以此為業。安豐發繡業的發展,為解決當地就業問題立下了汗馬功勞。
除了傳統手工藝,安豐在新現代農業上,一是推動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帶建設引領全鎮農業結構調整,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二是推進以載體平臺建設,加快農業生產由單一型向接二連三型轉變。三是推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業生產競爭力,加快農產品大眾化向專業化、品牌化轉變。重點加快推進國貿農莊、寶元農業生態園、紅安生態園三大園區建設。國貿農莊建成智能型現代農業園區,蔬菜生產、林果生產實行可控、可測、可視的智能化農業生產樣板。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口不斷聚集,安豐鎮的產業支持也顯得極其重要。近年來,安豐鎮按照“產城融合”的模式,以產業強鎮為目標,創新發展方式,聚合發展要素,努力打造成有規模、有質量、有效益的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安豐以“智造+”電子信息、“智造+”制造、“智造+”商貿服務、“智造+”旅游、“智造+”農業等產業為序列的“智造小鎮+”特色產業網鏈初步成型。電子信息產業園已入駐多家電子信息產業企業,與國際知名科技公司形成密切合作,初步形成精密制造產業上下游配套體系。
如今,安豐也正全力打造鹽城電子信息產業重鎮,圍繞3C產業,加快園區建設,突出智能高端,強化大項目、好項目招引,力爭十三五銷售超過50億元。
Copyright 2017特色小鎮發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7030789號-1
聯系電話:010-88519292????010-88519292????18600288158可加微信 京ICP備1703078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