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特色小鎮推廣名錄 > 福建
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鎮
和平鎮是一處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其眾多古建筑是中國迄今保留最具特色、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地理位置:和平鎮位于邵武市西南部
地理坐標:東經117°21'53"——117°31'2",北緯27°8'17"——27°17'49"
面積:192平方千米
人口:總人口2056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4人。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資源:耕地面積30239.7畝,林地面積14.81萬畝,毛竹1萬畝,林木蓄積量1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48%;水電資源比較充沛。
民俗活動:儺舞、燭橋、三角戲、節俗、婚俗以及織造腰機布等。
特產:有“閩酒當以為第一”之譽的農家水酒;傳統名產“觀音茶”、“和鯉魚”、“和平豆腐”、“和平米粉”、“和平包糍”等。
主要景點
和平古鎮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城堡內有兩條分別連接東西城門和南北城門的街,街道兩側縱橫交錯的大小巷道都是中間鋪青石板,兩邊鋪河卵石,有的全部鋪河卵石。貫穿古鎮南北的舊市街,被譽為“福建第一街”。
古街全長600余米,寬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鋪筑,因北高南低的地形關系,街道隨形就勢形成“九曲十三彎”,宛如一條騰空欲飛的青龍。古街兩旁分布著近百條縱橫交錯呈網狀的古建卵石巷道,或長或短,或寬或窄,高墻窄巷,古樸幽遠。古民居鱗次櫛比,既有中原古風,又具地方特色,堪稱古民居的瑰寶。
傳說,和平歷代都有大量的人士中科舉或在外做官,他們衣錦還鄉,榮宗耀祖,騎馬或坐轎回來,進入城堡,每到一塊棋盤石就停住,下馬或下轎稍停片刻,以顯示他的榮耀和光彩。還有一個作用是:有一定身分或地位的人家出殯,棺木每抬到一處棋盤石就停下來,讓孝子賢孫們跪下叩拜,拜完再抬起棺木往前走。一般沒有官職或身分地位的人家則沒有在這里停棺叩拜的資格。
和平主街兩面近百條的小巷在高墻間蜿蜒,古樸、幽靜、深邃,卻蘊涵著勃勃生機。每一條古巷都有一個名字,每個巷名都有一個由來。近百條巷子,縱橫交錯,猶如迷宮,陌生人走進去非常容易迷路,極具挑戰性。
和平書院始創于后唐,創始人黃峭(871年-953年)。唐時,黃峭之父從河南到邵武做官時,發現和平水向西流,非同一般,因此把家安置在和平。其子果真應證了和平風水好,十八歲考上進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在朝做官時,黃峭最大的抱負就是“復唐”,在感到復唐無望時就棄官歸隱到和平,并創辦了和平書院。
和平書院的北向大門的設計非常講究,頂部形狀像一頂官帽,反映了舊社會讀書為做官,“學而優則仕”的思想,三扇門形成了一個“品”字,意味著要當有品級的高官。進入書院大廳,必須登十三級臺階,前六級為努力讀書,從第七級開始為七品至一品,寓意步步高升。大門上方的木雕月梁為打開書卷的樣子,寓意“開卷有益”。“書卷”上原本鑲嵌著“天開文運”四字,令人惋惜的是現已不在。和平書院初創時是一座黃氏宗族自辦學堂,專供族中子弟就學,開創了和平宗族辦學的先河。和平書院可以說是邵南人才的搖籃。“和平書院”的一脈書香至今仍氤氳在鄉民的衣袖間。
李宅在和平東門街旁有一座歲進士牌坊,是和平現存唯一的歲進士牌坊,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歲進士李友杜所立,同治年間重立。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宋名相李綱第七子秀之一支的后裔聚居和平,所居之處稱“李家巷”。穿過進士巷便是李宅,其門樓古樸壯觀。李宅是古鎮現存僅有的兩座明代建筑,其結構特點是,大合院套小合院,既獨立又相聯。天井講究四水歸堂,采用明溝導流。廳前兩根巨柱豎立,為明代建筑特點之一。
李氏大夫第位于和平古鎮東門。此門李氏清晚期“一門九大夫”。建于清同治年間的李氏大夫第,為奉政大夫、知州李春江,奉直大夫、直隸州州同李奇川的宅府,俗稱“李恒盛”(寓為永遠繁盛)。其門樓磚雕精致細膩,人物形態栩栩如生,美輪美奐。八字面的墻上有四幅《三國演義》里的典故:“斬顏良”、“華容道”、“長坂坡”、“博望坡”和“宋太祖千里送京娘”,還有雕刻精美的松、竹、梅、鶴、鹿、麒麟等組合的畫面。該大夫第建筑面積1000余平方米,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南側有木構二層護厝。合院內三進廳,均三開間,穿斗式構架,大式作法。門欞、窗欞、雀替等構件雕飾花草圖案和人物故事。石柱礎,均有桎。廳堂柱上原有用大毛竹片雕刻的一副意義深刻的對聯: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世間只兩樣事耕田讀書。充分體現了儒家傳統文化――忠孝與長期的耕讀文化。
黃氏大夫第是黃峭第三房鄭氏第十九世孫黃映璧的宅第。該門黃氏自雍正至嘉慶間祖孫三代均誥封為大夫,謂為“一門三大夫”。黃映璧為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奉直大夫、直隸州五品知州。黃氏“大夫第”號“大東家”。位于鎮區北門的黃氏“大夫第”共有三座院落,分別位于和平主街東西兩面,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黃氏大夫第主院落建筑技藝精湛。磚石構牌坊式八字門樓,磚雕精美,富麗堂皇。四幅主畫面采用粗獷的寫意技法,雕刻了梅、竹、松,錦雞、鶴等物,諧喻“松鶴延年”、“富貴長留”、“竹報平安”、“錦繡美滿”。既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又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主合院為三進二廳,正廳為一廳三天井,均三開間,南側有護厝。房子為穿斗式構架,大式作法,木構件小巧細致,瓜柱、月梁、雀替、花窗、隔扇的雕飾精美,栩栩如生?;ù俺说窨叹赖幕ú萃?,還雕刻了蝙蝠和鹿。蝙蝠象征“福”,鹿象征“祿”,充分表現了主人祈求福祿的美好心愿。
廖氏“大夫第”,又號“廖健順”,建于清同治間,為朝議大夫、四品銜廣東候補通判加三級的廖傳珍宅第。此房廖氏晚清時祖孫三代“一門四大夫”亦儒亦官亦商。廖氏大夫第共4座院落,占地2000余平方米。臨街兩院落三進二廳三天井,前店后宅。位于西門的兩座坐東朝西,主院落三進二廳二天井,另一院落為單進廳。西門廖氏大夫第主院落三進二廳,面積500多平方米。大門有些斜,取的是正西方向,是廖氏大夫第的特點之一。主院落的第一進在主門樓外,且僅在兩側建廊樓,樓上為書房,名“課子樓”。門樓僅有少許磚雕花草圖案,簡樸無華;門額鐫刻楷書“大夫第”三個大字,遒勁有力。“課子樓”的雕飾題刻及楹聯書畫俱精,文化內涵豐富深刻,為上乘的藝術佳作,是傳統文化的體現,其建筑吸收西方建筑文化,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標志和見證。南側廊樓的一株古柏,是建廊樓前就有的。建房時保留古樹,讓其穿屋而出,是中國古代哲學中強調天地自然、時空與人事的和諧,注重環境協調和生態保護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的體現。
此外,和平古鎮還有司馬第、郎官第、“恩光”宅、“貢元”宅等。
和平古鎮現存東北兩座譙樓。東門譙樓是三重檐歇山式,而其他三座譙均是兩重檐的。東門譙樓,門洞用石條砌成,墻體用大塊的卵石筑成。城墻腳下的這塊“禁止搬運、保固地方”的石頭,是和平“舊市三禁碑”之一,為清代設立。由于當時社會地主少、農民多,農民每次把收成的大部分上交給地主,在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價上漲,地主就把大部分的糧食外運到邵武城關或福州,造成產糧地變為缺糧地,農民面臨饑餓的威脅,因而設此碑,并輪流放哨,規定所有私自外運的糧食都必須沒收或低價收購,因而它起到維護當時的糧食市場的作用。
北門譙樓,當地人稱“武陽樓”,因它對面的山叫武陽山,清同治年間翻修過。城門的門洞用條石砌成,比東門門洞高大。城門兩邊各保留了一段用鵝卵石筑成的明城墻,鵝卵石上長滿青苔,漫漶的縫隙間長著青青野草,四季皆有野花開放,充滿了詩情畫意。風雨譙樓,見證百年夕陽煙雨;古樸城門,迎送多少古鎮喜憂。譙樓走過的是悠悠歲月,形容雖然殘破斑駁,留下的卻是耐人尋味的古鎮歷史。
和平古鎮有“天后宮”、“萬壽宮”、“三仙宮”,谷稱“舊市三宮”。天后宮位于古鎮區街北,坐東朝西,臨大街,建于清咸豐八年(1858),奉祀媽祖娘娘。邵武歷史上造紙業發達,和平的廖健順、李行升兩個家族在清代時赴福州、廣州、上海、天津等地經營紙業等貿易,因而發家致富,成為富甲一方的巨賈。該天后宮是廖健順、李行升等為首捐資眾助所建。占地400多平方米,有上下兩殿,并建有戲臺。每年元宵節,以8人抬的官轎抬出木雕媽祖圣像花燈游街,宮內演戲。天后宮平時兼作“福州會館”,多為紙商聚集處,用以洽談生意及交流紙業行情。萬壽宮位于古鎮區街北,坐東朝西,臨大街,為清中期江西旅邵商人所建。占地約500平方米,磚石構四柱三間單門,八字開牌坊式門樓,門楣為青石板陰刻篆書“萬壽宮”三個大字,磚雕內容豐富、技藝精巧。有上下兩殿,僅上殿供奉一尊巨型許真君塑像。該宮不迎神,不祭祀,實際被作為“江西會館”,是江西商人在和平的聚集和活動場所。在古鎮東門內東北側,有一座道教觀宇――三仙宮,又名“靈仙觀”,坐西朝東,為上下兩殿,供奉邱、王、郭三仙塑像。“延喜寶奄”位于和平主街的西面,距黃氏“大夫第”30余米,是鎮區內唯一的奄堂。“延喜寶奄”始建于元朝,后幾毀幾建,現存主體建筑為清代所建,20世紀八十年代,進行了修葺。進門便可看見“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彌勒佛,大殿供奉觀音菩薩。
特色小吃
游漿豆腐
和平游漿豆腐的制作工藝堪稱中國一絕,它是用老的豆漿作為酵母,發酵而成,不添加任何的石膏與囪水,是純綠色食品。游漿豆腐盡管品質優良,味道鮮美,但產量卻不大,因為掌握游漿豆腐制作工藝技術的人家秘不外傳,只傳子傳孫,連女兒都不傳,目前全鎮掌握此項工藝技術的只有15人。2007年,“邵武和平游漿豆腐制作工藝”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油炸豆腐
和平的油炸豆腐別有特色,有詩贊道:“溫柔玉板滿盤鮮,撲入油花唱又顛。金甲披身香四逸,千烹萬煮總纏綿。
走進和平鎮,你會為其至今保留的傳統文化、古樸民俗以及豐盛特產所嘆服。它是一顆古樸的明珠,從遙遠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抖落的是塵埃,留下的珍貴。
Copyright 2017特色小鎮發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7030789號-1
聯系電話:010-88519292????010-88519292????18600288158可加微信 京ICP備17030789號-1